PROFILE

I am an architect based in Taipei, Taiwan. I do architecture and art works.

labels

2012/05/21

評圖記

今年東海的畢業設計終於落幕了,鬆下了一口氣。看完四天的評圖,身心都很疲憊與但也很滿足,滿足於看到了精采的設計、突破的勇氣。

今年是第二次帶畢業設計,從去年第一年的三位學生增加到四位學生。還記得去年評完,信誓旦旦地說絕對不會再帶超過三位,結果印證以後話絕不可說太滿、太快;在五年級上學期與同學約談畢業設計時,收到了八位同學詢問是否能指導其畢業設計,一時之間私心一起,也許是想多瞭解更多案子,也許是想挑戰更多不可名狀的什麼,也或許是無法抗拒學生的企圖,於是一口氣答應了四位學生,展開了一條充滿挑戰的教與學的旅程。最後,他們在畢業設計評圖場上盡力地呈現了自己,自己的所有;如同去年一樣,我的心與他們的心一同共振到他們評完圖。四天下來也一一看完了其他全部學生的作品,包括當初曾接觸指導意願的其他幾位同學的,許多設計表現讓我有深刻的感動。他們或多或少地帶著五年級上學期的設計探索與研究,經過與他們的指導老師的緊密合作,提出了深刻且大膽的作品;印象較深刻的例如講述著自然詩意地景的觀念,反思物質悲劇的詩意機器,結合生物機制與幾何的環境復育器,公共的新形式,或是哲學式思辨的創作自語等等。回頭想想,某些學生需要的或許不(只)是某位老師獨到的指導,也許他們更需要的是支持他們、鼓勵他們、給予他們適當空間的老師。

東海今年的畢業評圖結語中,有不少客評老師表示東海今年題型的多樣。是否真的能持續地多樣需要時間的考驗,考驗的對象不只是學生的勇氣,更是東海的老師們。在東海例行的自家結尾檢討中,有一兩位較年輕的老師說出了心中期盼的希望:希望東海能更包容。接下來幾位資深的老師們感性地表示了東海該如何更包容與開放,也有幾位老師們提出了具體的做法與建議。開放與包容不可能只要求單方面的努力,不管是老師的指導方向或是學生的勇氣,需要的是雙方的共同戰鬥,這戰鬥是相互的。回想起今年評圖場上的畢業班學生們,不管經歷過系內草評多少老師的批判與挑戰,我看見了他們用自己的意志與力量衝撞了老師們的認知,站在一屆屆累積下來題目的題型經驗,他們挑戰了東海畢業設計的界限。

回到台北的今天,有幾次機會向身旁的友人述說在這四天評圖的感受,約略說完後卻發現這些支字片語無法傳達我想表達的萬分之一。開創性的畢業設計成果或許應建立於兩方面:指導老師成熟的正面鼓勵與具體而嚴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則是學生需要有充沛的勇氣與紀律。在今年畢業班上看到了些許上述的特質,這些特質與態度若能長時間地經由之後來的學生與老師將經驗持續累積下去,衝撞開來的廣度與扎實的深度便有共存的可能,「重裝備」與飛行也許能是同一件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