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 am an architect based in Taipei, Taiwan. I do architecture and art works.

labels

2012/06/12

楊德昌
































最早自高中時代接觸了台灣新電影,開始了邂逅了心儀的電影藝術、導演。接下來在學建築的大學時代開始理解楊德昌及其作品,於是自大四開始至今不斷地蒐集關於楊德昌導演的著作或文字,配合著長時間對楊德昌導演的作品作極高次數的反覆觀看,雖然未曾謀面楊德昌導演居然像是一個「好朋友」一般陪著我度過了許多關於創作與人生的思考,這幾年來從楊德昌導演身上以他的作品之中得到了許多。內心中像楊德昌導演這樣的「密友」還有幾位,其中有畫家、導演、音樂創作者、詩人或文學家;他們及其作品在我的創作與設計思考路上是重要的明燈,帶給我許多勇氣、快樂、與啟發。「沒有必要的東西就拿掉。」楊德昌導演的訪談文字就如他的影像創作密度,有許多深刻的見解與文句。印象深刻的例如有:

「整個創作對我來講是我自己對自己非常嚴厲要求下做的事,這對我個人來講意義非常非常重要。經過這事情我對創作的信心完全建立起來,」
-楊德昌, <楊德昌電影研究,黃建業,1995>

「做不做得到?畫不畫得出來?三角形每個人都會畫,為什麼他畫成這個樣子?也不用說貝聿銘是不是中國人,他就是一個人嘛,」
-楊德昌, <楊德昌電影研究,黃建業,1995>

「因為我覺得知識分子本來就應該批判社會,就是要對社會有見解。若你只說好話,不說難聽話,不會讓我感到你有思想,」
-楊德昌, <楊德昌電影研究,黃建業,1995>

「我的概念來自於沒有必要的東西就拿掉,換句話說,每一個單位時間裡所呈現的內容,我的工作習慣是讓它發揮到最高的密度;所以在這個概念裡,每個東西的關係是非常地精緻;因為在這一分鐘內明明可以發生三件事,為什麼只發生一件,於是希望能再把另外兩個都放進來,」
-楊德昌, <楊德昌電影研究,黃建業,1995>

「人跟人之間就是要真,因為這東西是非常難得的,你對人有信心才能做到這點。」
-楊德昌, <楊德昌電影研究,黃建業,1995>

「我覺得創意、創作不是能力,創作是一個態度,」
-楊德昌, <楊德昌電影研究,黃建業,1995>

「在我們強調整齊劃一性的同流文化中,每個人最主要的生活目標就是『人緣』。若沒有人緣,就可能有遭受被別人摒棄及孤立的危險。然而,同流也暗示了一種虛偽。從小我們的教育就不斷地灌輸我們如何做才是『正確』,任何人獨特的想像力及創意,都會遭受強大的排斥與否定,以致每個人都需要帶上假面具扮演一個別人熟悉的角色,來隱藏內心的許多感觸,以免被懷疑為『與眾不同』。因此,我們同時更相信別人都同樣時時刻刻在裝出一同一副樣子,隱瞞著他深藏不漏的城府,使我們無法真正在群眾之間建立最基本的相互信任。」
-楊德昌, <獨立時代,楊德昌的活力喜劇,1994>

「然而,問題是,如果一個文化無法自其社會成員中汲取、累積個人的智慧與反省,是無法去修正他過去的錯誤,無法評估他的現況,更無法遠瞻他未來的需要。」
-楊德昌, <獨立時代,楊德昌的活力喜劇,1994>

「I wanted to include every element of the city, so I really give myself a hard time, to build a story from the ground up.」
-Edward Yang

「I'd wanted to into architecture, because I thought that was the only field that balanced humanity and technology,」
-Edward Yang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