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 am an architect based in Taipei, Taiwan. I do architecture and art works.

labels

2018/04/04

自畫像

捷運通道上看到某小學美術班畢業作品展,一幅幅作品一致的構圖邏輯與畫布尺寸,似乎透露著背後僵硬的人定下的整齊化一規範。通道快結束的地方有一幅作品引起我的興趣。每個人都畫了「自畫像」,這幅看來是一凶惡的動物。我不管時間,停下靠近。畫作筆觸生猛主動,顏料堆疊自由重量,構圖用色兇狠溫柔,與其他作品的平順好似不相甘的兩個宇宙。讀了作品說明,發現是簡短的一兩句話。重讀一遍後,我看了看隔壁幅的作品說明同樣是一兩句。沒錯,是規範下的格式。我再讀了一次,短短一兩句中的那幾個字發出光芒,爽朗而輕快。我再看了一次這幅畫中的臉,我不禁笑了出來,拍了照,滿足地快步離去。在看完自畫像後,今天讀完我的好學生的畢業設計評圖錄音逐字稿。我在月台等車短短不知道多長,我心裏想跟這幅作品的作者說:「真誠有力,我很喜歡妳的畫。」總不乏有人說要找出什麼自己的語言。然而,真實世界是總有人要妳「合理化」這幅自畫像,告訴妳這不是自畫像。試圖合理化的話總是又多又很漂亮。但全是壓迫與假話。人自小以來即可擁有的精準敏銳度與出自理性方能成就的想像力,真正理性清醒能分辨事實真相的人總是遭受精神負荷。今天跟著踏進車箱的是一本時常能給我力量的舊書。書提到:在沖繩的老村落,只有擁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的人才能成為女巫,在滿天繁星的夏季海岸的夜與靈魂感應交流,那是老村落爽朗明亮的祭典。今天這利牙與紫色不羈的顏料勾起讓我想說:狼不是狼,「自畫像」的形式也從不只是畫,女巫也不只是女巫,「感應」是這麼一件有力量的事,讓我們永遠有力量面對你們這些虛偽的人。放心,一掃過去不會遺漏。Thank you , wolf !






2017/12/30

抵抗












反省自許為建築界菁英的習氣。也許與高明政客深層的心態是一樣的
1. 崇拜脫離自身文化的符號、奇觀式建築,或消費自身符號。
2. 崇拜脫離自身文化的享樂主義式展演、「城市品牌」等空概念。
3. 無責任感忽視成本、永續維護問題、人文價值的評審/選、招標制度。
4. 失去掌握某一專業問題之層級/尺度/範圍的能力。
可惡的不只是做這樣的事。更可惡的是做著這樣的事卻說自己是在做崇高有意義的文化事業。可怕的是,在做這些事的是具有影響力的在位者。政客界因爭奪激烈又時時刻刻遭受各方高標準監督,也許有時七、八十歲前輩的還可以教訓五、六十歲的"小夥子"。建築界若是一間寺廟,這間寺廟早已失去那道行最高,可以鎮住胡作非為的老和尚、老僧。或是在脆弱不堪的靈魂與鄉愿苟且的眼神裡,彼此只能用不牢靠的樂觀向上與加油打氣詞句麻痺失去頭(追求理想精神)的軀體。
理想的就是有一個充滿智慧卻又能鞭策引領你前進的長者。若沒有怎麼辦? 記得以前看過有人用「抵抗」兩字說明青年的重要精神與價值。看看臺灣與世界,動容的抵抗仍在努力著,面對那些在所謂的「社會」中滑溜地取得私利的惡,這惡力量之大有時令人懷疑抵抗是否有用。但至少,抵抗還在。但沒想到,十幾年過去後,建築界這方面的力量與發展幾乎消失殆盡,有的是各種上上下下的屈從與討好。抵抗力量中青年是極有象徵意義的,若還不到五十歲的青年建築師已全面失去對抵抗的深度理解,可想像台灣建築學的未來。看看台東變形金鋼或花蓮香榭大道的城市行銷邏輯。未來,建築學在社會上很可能逐漸失去其專業品格,失信於社會、遭政客利用、專業扁平化、立場鬆動進而被一些建築人稱之「專業需要演變」,逐漸與其它專業相互辯證的力量。
台灣的發展跌跌撞撞但仍有其在世界上無可取代的價值與任務,「各種抵抗的學習」仍可能可以鼓舞世界。若不抵抗了,世界上還有探索一種文化發展可能性的機會嗎
台灣建築界自省與自我批判進而成長進步的聲音好微弱。一個人如果每天真的可以三省吾身,還可以打起精神有積極樂觀的心面對巨大弊病,那這應該就是真正的樂觀吧? 但若一個領域之菁英毫無格局帶領更廣大的群體進行自省以求進步,每天自我感覺良好、斥責批評之人消極悲觀應該多些鼓勵並稱自己「樂觀」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建築學自文明開始已經存在很久,沒想這到十幾年間在這小島上即有建築人宣稱建築學的專業要改變了。
「抵抗」的對象很多,但也許首要要抵抗的是不求進步的自己。台灣建築界的青年學子,「抵抗」這詞對你我的意義是甚麼?

2017/10/16

中國大陸北京清華大學 <住區> 雜誌幼兒園空間設計專題作品發表

自2009回國,正好能與汪文琦學長相遇,一路以來受其所思所學引領。文章中的觀念與想法都不是我的,我(們)只是追隨(終極)理想,在路上跨小小一步。
朋友發現北京清華大學<住區>雜誌的幼兒園專題,因緣際會讓我們與<住區>瞭解彼此合作之可能,於是有了這篇短短文字。敬請各位好友指教。

中國大陸北京清華大學 <住區> 雜誌幼兒園空間設計專題作品發表













































一條路徑:<維多利亞幼兒園>室內設計案 
Victoria Kindergarten "A Passage"
趙奕翔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基本資料
01. 設計名稱: 維多利亞幼兒園。
02. 座落位置: 台灣台北市松山區住宅區。 
03. 建築面積: 178.95 平方公尺。
04. 建築層數: 一層。
05. 結構形式: 座落建築為鋼筋混凝土構造。
06. 作品類型: 室內設計。
07. 主要材料: C型鋼輕隔間牆,矽酸鈣板,白栓木皮,仿木紋塑膠地板。

設計說明

1.  觀察條件

維多利亞幼兒園是一間位於台灣台北市松山區的幼兒園,座落於一屋齡約三十年的典型鋼筋混凝土構造住宅公寓大樓的一樓。2017年初我們在與業主初次討論後得知,業主希望依照過往的方式,以有限的預算進行局部硬體空間的品質提升。此幼兒園空間原為住宅使用,在園方租下空間後,加上過去住宅使用的時間,三十年來層層的裝修材料加在之前的材料之上,材料老舊不符合當今防火或耐燃度要求,幼兒園空間尚未有統一一致的風格。因幼兒園相關法令規定,若平面隔間規劃有更動,幼兒園須重新進行合法營業的審查申請;業主希望以不更動現有牆面位置進行設計評估,以免除幼兒園營運的重新審查申請,縮短工程時間,讓幼兒園的營運影響降最低。

2. 主體性,減法,還原的設計

瞭解需求與限制條件後,我們建議放棄局部更動進行整體規劃設計,並設定設計目標:協助人主體性建立的設計。

這樣的理念源自我們對「理想的教育」深切的期盼與不容妥協的標準。若「理想的教育」是令人自原初狀態中啟蒙,進入理念清明的狀態,並建立起主體性的一種心智活動,那麼教育空間設計如何積極地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之中? 在我們心中,理想的設計永遠積極地參與、形塑「具有人性的文化活動」,協助人的主體性建立,促進生活意義的追尋。

理想的教育空間設計是協助人主體性建立的設計。

能協助人建立主體性的設計是經過仔細選擇而後給予、並留有足夠「空間」以使人的精神能充分活動的設計,與無意識且表現性地讓「設計凌駕於人」的設計不同。為了能成就協助人建立主體性的設計,在仔細給予什麼設計內容之前,見到人、事、物(建築或空間)其自身的面貌與本心後方能適當地給予。因此,新的幼兒園空間設計從還原其建築與空間自身的品質開始:還原的設計。

還原的設計是一種減法的設計。減法的設計帶領我們再度思考了「少」的深刻意義。在現代藝術與設計發展歷程中,有別於令思維主體退卻,以繁複內容直接給予意圖或主題的作品不同,理想的「少」、或時常以「極簡」稱之的作品有令人反思、鼓舞人去追問自身、建構意義的作用。

為了達到此理想的「少」,首先我們拆除過去三十年來層層老舊的室內裝修材料,減少原有建築的負擔,將空間清理乾淨,還原原有空間的樣貌。第二,理解從具體機能到心智活動等各層次的需求,只尋求最少的設計作為:減少室內裝修設計動作與材料,只增加必須的收納櫃體,盡可能地裸露牆面與天花板原始構造以油漆處理,讓設備、材料、空間保持通透容易維護。第三,因應不能變更原有隔間牆位置,在原有位置上新站立的牆面上給予適當的開口或以可活動的門扇取代固定不動的隔間牆體,減少整體的阻隔,增加視覺、空間、與活動的連結。在這樣的架構下,我們開始更進一步思考如何仔細選擇給予。

3.  繪畫與空間

對我們來說,建築或空間設計在處理的不僅是物理的三向度幾何空間,還有思維上的空間」、「精神上的空間」等不同空間,她們與實體空間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面對像台北如此高密度的城市,如何突破封閉的室內空間一樣是此次設計的重要挑戰。在維持原有牆面位置與教室空間盡量留白的前提下,我們希望幼兒園一條從入口一路連繫著各個教室空間深遠而彎折的路徑不僅僅是條被動的功能性動線,而可以是帶領幼兒園中的小朋友與教育工作者們的想像力與意識能跨越牆面的限制,向各種向度的空間輻射出去的路徑。

延續「還原」、「理想的少」,我們決定讓深深啟發我們的繪畫藝術思考進入此次設計,以「低限」的技術讓這條路徑能創造最大的活潑性與可能。

設計發展過程中,我們如同遊戲般嘗試了不同抽象形體與色塊搭配在空間中的質地。最終,我們引入了淺色的木皮、穩定的等腰三角形、圓形、線三種形體,色彩上選擇了黑、紅、淺綠、黃四種顏色,讓「理想的少」不必然是冷酷的氣息,簡單可以是放鬆且生活的。其中兩點進一步說明:我們運用圓窗在中國園林建築學中所富有的深刻象徵與想像,在路徑的端點為小朋友的高度開了一扇大小適當的圓窗。另外,我們想起了一位重要的台灣藝術家的作品:林壽宇先生(1)。林壽宇先生的繪畫作品不斷與中國道家思想與西方現代藝術發展運動中極為重要的「風格派(De Stijl)」對話,具有充分的開放性與延展性。此作品是一黃色線條色塊配置在幾近白色的底色上,給予我們深深的啟發: 黃色線條也許象徵著光線,也或許就是黃色色塊自身,並不必要再現甚麼。最終我們賦予這黃色線條新的尺度,與三角形色塊、圓窗相應和。

施工中,業主向我們反映能否多一些"設計"。我們表明希望維持現有設計密度,讓牆壁多留白,以後可已掛畫或是以小朋友的創作來點綴空間,於是業主便直接要求希望我們能為幾道牆面挑選適當畫作,於是設計進入了第二個發展層次:畫作的挑選。

畫作不是人或空間的附屬品,繪畫是空間。空間設計中的人、繪畫、設計三者互為主體,平起平坐,之間的交流始終和而不同,相互旋動並延展展思維與精神空間。進入幼兒園後,路徑與教室之間以一扇折疊門形成兩個空間合併使用的可能,像「廣場」般彈性地容納多種使用。為了這「廣場」,我們選擇了台灣現代畫家陳澄波(1)的〈夏日街頭〉(1927)。〈夏日街頭〉呈現了城市的獨特視角,並無強烈中心或生硬主角,畫中身處城市中背對觀者走進畫面的意涵似乎引領著人走向城市,別具風味。沿著路徑再走進去是一個提供師生們多功能教學的內部「中庭」。面對這個被四面牆面界定的中庭,我們挑選了二十世紀現代繪畫巨匠馬蒂斯(2)的畫作〈舞蹈〉(Le Danse, 1909)<舞蹈>平塗的綠色與藍色色塊似乎象徵著更寬廣的宇宙,手拉手圍著圓圈在跳舞的人們似象徵著人在天地宇宙間物我交融的理想,與一旁的圓窗、對側的黃色線條、三角形體相呼應。第二幅畫作雖然得到園長的支持,仍卻因老師們有不同的疑慮,最後可惜未能使用此畫作。最終,我們選定了近代華人畫家常玉(3)荷花與紅魚(1950)呼應這個安靜內向的中庭。

4. 走向情境與意境的設計

在初期溝通過程中,業主提供一專攻幼兒園設計的公司的設計方案供我們參考。此設計方案如同多數的幼兒園的刻板樣貌: 運用具象的卡通人物或大自然造形裝飾元素,輔以彩度高與數量多的鮮豔配色。我們懷疑,如此類似裝飾的佈景,究竟是符合兒童的理想教育需求,或是一種成人狹隘認知的自我滿足? 我們不希望不經思考即一昧接受的刻板幼兒園印象,我們希望具有主動意識去追問我們能帶給兒童甚麼。

教育關乎使人自蒙昧中掙脫進而啟蒙,永遠是神聖且令人心懷希望的,實質的空間設計在這其中又能夠如何參與其中? 面對這樣的題目,我們想起我們喜愛的美好設計案例擁有的一種品質,那是「詩」的品質。詩的技術與藝術性在於字詞的細緻推敲選擇,使之彼此碰撞出美妙的亮光,發聲悠遠的聲響,令人的心向一方前進。也許這樣即是「興於詩」此運動的基礎吧?「興」是興起,它不說明、解釋,有別於目的性的直白描述,也非令感官反應的作用,「興」也許是一種融合著理解與更多的感知,讓人能興起一種感受或觸動,是一種理想的精神活動。若這樣的精神活動與當下的環境或空間相融合,也許我們能稱這樣的整體的狀態即是中文中的「情境」,或是「意境」,人們進而自其中獲得一種薰陶。如何能創造這樣的空間? <維多利亞幼兒園>是我們一次小小的嘗試,雖然侷限在室內設計,但我們仍在所有的條件下試圖做出我們心中最適當的好設計。

José OrtegaY. Gasset (4)曾說:「我是我加上我的環境」。我們希望此小尺度的設計作品例能提供任何想創造與教育有關的理想建築或空間設計一個寬闖的參照座標,推進學校或教育建築/空間設計的思考向度,進而提升教育思考的層次。

1: 林壽宇(1933-2011),台灣畫家。台灣台中望族霧峰林家後代,英國求學期間曾學習建築與藝術,後成為專業畫家。6070年代,以東方老莊哲學為思考基礎,結合中國文人畫中的「留白」空間,強調理性、幾何與純粹媒材的構成,深具現代主義的意涵,讓他被後人稱為極簡主義大師、台灣藝術現代主義巨匠。

2: 陳澄波(1895-1947),台灣畫家。陳澄波19243月考入東京美術學校,1926年以油畫作品〈嘉義街外(一)〉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陳澄波在創作上展開了極具實驗性質的多方嘗試,包括「中西融和」的畫法和「前衛思潮」的探索。(引用自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3: 亨利·馬蒂斯(Henry Matisse, 1869-1954),法國畫家。馬蒂斯為現代繪畫野獸派的代表人物,與畢卡索、杜象等人為二十世紀的造型藝術帶來巨大的影響。

4: 常玉(1901-1966),法國華裔畫家。常玉畫風中西融合,與徐悲鴻、林風眠等人成為中國最早期留法學生,常被譽為「東方馬蒂斯」。

5: José Ortega y Gasset(何塞·奧特嘉··加塞特,18831955),西班牙哲學家,馬德里大學教授,曾創辦極具影響力的評論性雜誌《西方雜誌》(Revista de Occidente),著名著作有《群眾的反叛》(The Revolt of the Masses)、《人類與民族》(Man and People)
























2017/09/24

青梅竹馬的開頭


2017/09/03

深夜雜記

本來想忘記一些看到的東西,收到朋友訊息後又深深觸動。
幾百年來台灣不斷被不同文化不同程度殖民的身世,是不是會如同許多文學作品所期望對抗與揭示的:若不覺醒,被殖民太長過後,一個國家的每個細胞都難逃反芻他人文化表象的命運。那甚至常常已是一種深入血液與細胞的無意識行為,當事人深陷其中,不自知。更可怕的是,後來發現與意識到已經太晚了,時常因為年紀關係,心智上的脆弱或固執,過去累積已久不健康的根基幾乎難以動搖,人生自此幾乎無機會再改變,更遑論如何與世界各國文化及其人民平等地來往,這又是另一課題。
真正重要且健康的道理貫穿所有事物,太極拳也一樣。時常看到學了很久太極拳的師兄姊,改正起來特別辛苦,覺得似乎永遠無法改掉錯誤的習慣動作,僵硬的肌肉也幾乎無放鬆的可能,更難去一步步接近以意/神運身的狀態。阮老師有次說,要知道自己(哪裡)有錯,再來不要去犯那個錯,進而去知道什麼是對的,再去想辦法做到對的。很多人聽起來會覺得這是廢話,空空的吧?這後面蘊含著兩個重要的深厚基礎:一個是對與錯的架構/基準是什麼?一個是發現/尋找/追尋此架構/基準的能力如何建立。這一切又與真正的哲學使命有關,例如現象學。若沒有時常努力,對錯好壞進步不進步就如同億萬光年般遙遠,遙不可及。這一切又再加上學校與真實世界的長久斷裂,造成兩側許多類似精神狀況扭曲的問題,然而這只是一小局部。整體來說,長久未能堅強前進的心腦只能時常對著自己或彼此說著空洞可悲且懦弱的一句:一起加油。重點不是是不是一起或加不加油,重點還是在要有能力能看得見錯誤,然後去避免或思辨,進一步要去建立真正好的(設計)能力。這一切也從無捷徑。在接近的過程中,總能有更深入的感受與領會。
台灣還是有很值得期待未受污染的質樸設計活力,雖不多,但很珍貴,只是不在大聲喧囂的世界裡,有被保護與培養的心眼就能看得見。想追求理想的有心人(或群體),墨西哥詩人帕斯的諾貝爾獎謝辭說得深刻動人,追尋現代?回到過去。
或是 Woody Allen 的建議很好懂:In life, there'll be no shortage of people who'll tell you how to live. They'll have all the answers... what you should do and not do. Don't argue with them. Say, 'Yes, that's a brilliant idea,' and do what you want. Whenever you write, strive for originality, but if you have to steal, steal from the best.

2017/06/01

人的建築







































今年參與了成大與逢甲的畢業評圖,在不同的地方講了局部的話,在這裡寫完整。這些內容因穿越不同時空而來來到汪文琦學長身上,我又因汪文琦學長接觸而深受啟發。它們屬於這世界人類追求理想的動人姿態,現在少少寫下一些,希望它們能通過我,再往更多重向度的時空穿越出去:

建築,參與著人類文明中種種活動,呈現出豐富的樣貌。隨著時代演變,建築已不只參與「人」的文明活動,建築已與各式各樣的物或各種生命形式發生關係。有一種建築,有時全然將人排除在外,有時不同程度地將人包容其中,而人在這種建築生成狀態中的重要性不是首位,又或許是與其他事物並列。總之,人不是首要考量,最多是與其他事物平行考量。另一種建築則把「人」擺在首要考慮的位置。這樣的建築又至少有兩種狀況,一種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把人的生物性面向擺在首位,另一種是把人的思維/精神向度作為首要考慮。理想的建築從古自今一直是最後一種:一種把人始終追問宇宙中物我合一崇高理想的精神向度作為首要考量的建築,是唯一且第一重要的重點。近百年來地球的災害或人類瘋狂的虛妄皆反映了前三種狀況的多重交疊,並非不考慮人,而是著重其他更重要的,人是次要或附帶重要,例如:排除、否定或懷疑人思想能力的建築、著重感官享樂的、迷戀某種物質或科技技術的、操作某種意識形態如瘋狂進步樂觀主義(創新)或悲觀意識美學的、迷戀某種特定表象環境地景美學的等等等等好多種。

人與禽獸只差一點點。人類與世界上所有生物也共享大部分的DNA。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只差了那一點點。「人」有很珍貴的意義,理想上,與其他事事物物種平起平坐,互為主體,也有其每天需要反省的意義,我也相信有其特殊的任務:參與到這世界讓這世界的文明更好,也珍惜保護這宇宙中難得不易的一切。而理想的建築,始終積極地參與其中,因「人」而生。

2017/04/12

阿雄競圖











上週在志剛與彥均婚禮上,邱浩修學長與我還有佑祥談到之前我們(志仁)三人七年前出的洪文雄競圖。多虧楊恩達的準建築人手札做了很完整的記錄,在此再次謝謝恩達。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ager/albums/72157623524818828
h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17569
延續汪文琦學長前一屆競圖出的題目:「生活世界」,我們仍希望延伸與傳承阿雄的精神,讓大家一起正視身邊的環境:東海大學建築校園的價值,也是台灣/東亞極重要的現代建築價值。整個競圖最珍貴的就是當時的全系的學生們參與表達了對東海大學校園五十年後的思考。希望在照片中看到現在身處在各處的你們能記得當時你們的批判、反思。因為,東海大學面臨的問題是台灣、全球具有重要人文價值城市面對意識形態挑戰的縮影。競圖雖然過去了,但希望思想能在有心人心中延續下去。記得,第一名作品的品質,提示了有意識地重視著傳統,但卻同時輕盈而保持創造力的精神。在這特別盲目的世界,「人」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能「決定自身方向」的價值,創造屬於「人的價值」。這競圖(人、台灣)可以不是什麼題目都能來競一競的競圖,可以不是想討好所有人的價值,而可以是希望傳承「某種」價值與理念的學習活動。希望洪文雄紀念競圖能別忘記核心,細水長流堅持地走下去。

2017/04/05

鼓鼓生風

聽前輩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天下午與屠國威老師還有汪文琦學長一起度過,是人生中某個無與倫比的四月下午。閒談之間的氣息輕鬆自在,舒服愉快,句句蘊含著無比的威力,引發我大笑好幾回。令人尊敬的長者不就是這樣嗎?「聊天」不就是該這樣嗎?「鼓鼓生風」應該也就是這樣吧。受教,心是滿的,意是足的。(照片取自屠國威老師去年夏天的雕塑展:「鼓鼓生風」)

2017/03/30

一條路徑


幼兒園設計施工完成後,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便是為空間挑選畫作。

在討論設計時曾與業主建議空間可以多留白,供以後小朋友與教師的多功能使用,例如掛畫。接近完成日時,果真業主希望我們能為空間挑選適合的畫作,於是我們展開了一段小小的旅程。

幼兒園一主要空間類似路徑上的一處「廣場」。搭配著可折疊的門扇因應著會客、走道、教室等不同性質的使用,加上自由擺放的桌椅傢俱,空間產生了如「廣場」般的性質。為了符合我心裡想像的理想情趣,又私心希望哪天幼兒園中的小朋友能心滿意足地擁有一種重要的經驗或回憶,我們為「廣場」挑選了台灣重要前輩畫家陳澄波的<夏日街景>(1927),為內部另一主要開放空間「內部廣場 」挑選了常玉的<荷花與紅魚>(1950),為小朋友從廁所出來面對的牆上挑選了莫內的<Water Lilies>(II, 1907),廁所裡面牆上挑選了保羅克利的<Comedy>(1921)。

因汪文琦學長幾年前分享一篇論文所啟發,本來為「內部廣場 」挑選的是馬蒂斯的<Dance>(II, 1909)。幾經討論,仍因老師們有不同的疑慮而作罷。本來我們不妥協,詳述我們了理念:人在天地宇宙間物我交融的理想,與一旁的圓窗、與斜對側我們向台灣重要前輩畫家林壽宇致敬的黃色線條相呼應。雖然得到園長(業主)的支持,最後仍可惜未能使用此畫作。

有天,當園長的家人來到完工後的幼兒園時,他驚訝地問這牆上怎麼會有此黃色線條?!園長說明是設計團隊希望像一畫家致敬之作,園長的家人驚喜地說明這是台灣重要前輩畫家林壽宇的畫作!園長告訴我們此事後,我們驚喜地問為什麼她的家人能認出來?原來園長的家人非常喜愛繪畫,退休後的希望去美術館當志工。園長的家人還說,馬蒂斯的話沒問題,毋需擔憂。還有一次,園長說消防檢查人員來檢查時,看著此黃色線條問:「這是因為沒施工完成的警示膠帶嗎?」

此次設計主要的概念是一條路徑,希望空間中扮演主要動線的此走道不僅僅是一條通道,更是一條能帶著人的思緒意識自由飛向遠方的路徑。以前 MIT 的 List Visual Art Center 都會在開學時讓學生進行 Student Loan Art Program, 抽到的人可以把真跡帶回宿舍掛一年;Dori 那時候抽到的是米羅。這次幼兒園中的畫作雖是複製畫,但希望路徑中的這些畫作如同詩中的字詞,彼此碰撞,在我們心中發出清脆悠長的聲響,帶我們翱翔:


[一條路徑]

走向她,
飛去,
走進那廣場,
走在那街頭,
長長地追著那,
一條路徑。








































2017/01/04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日本上映

http://ldope.com/news/pop/movie/a-brighter-summer-day/
http://www.bitters.co.jp/abrightersummer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