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 am an architect based in Taipei, Taiwan. I do architecture and art works.

labels

2011/08/13

筆記一


因為基本的生存需求,當代的台灣城市中瀰漫著對私有領域建築的高度關注,例如住宅議題。不管是豪宅文化或是近來受大眾關注的社會住宅議題,雖然住宅問題被高度地意識,但住宅此一複雜卻本質的建築問題該如何被謹慎地研究、假設、進而被良性地向前推展,短時間內尚未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答案。此路雖然困難,但建築專業者,尤其是在空間狀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建築師,不管是個人的或是群體的探索,積極、謹慎、樂觀尋找新答案的態度是我們需要的。富有想像力的提案或許能暫時提供不同形式的假設答案,但容易只完成了「大膽假設」。建築想像的視覺經驗不等於新建築的發展,若能站在踏實的研究基礎上發展,多一點點「小心求證」,那麼關於此一命題的相關研究便能被累積成較扎實的內容,可作為未來的具體參考座標。王大閎建築師位於濟南路的「虹盧」住宅,或是資深前輩吳明修建築師曾做過的居住研究為具體的例子。另一方面,各國之間的建築基本發展狀態不盡相同,之間的差異與參考點該被仔細誠懇地釐清與解說,未來的建築專業者便較能有具體的養分可供參考與判斷,尋找自己的方向,清醒地、積極地向前走去。



"積極推動本土建築計畫學的研究後,吳明修在1991年應聘任教於日本九州產業大學建築學科兩年,並獲得日本住宅研究總會的獎助金,進行台灣住宅居住行為的調查研究,以深入研究國人居住方式,建立起吳明修的研究方法論。當時吳明修發現,國人洗澡方式87%以淋浴為主,浴室必須乾濕分離;98%的人在居家中脫鞋,玄關需有脫鞋與放置鞋櫃的地方;為看30吋的電視起居室必須寬4公尺以上;76%的家庭有祭拜祖先的習慣,而且其中66%都將祖先牌位設置在餐廳……。吳明修認為,依據居住行為調查作設計的國宅平面(圖10),最能符合國人的生活起居需求。1990年代,台灣的建築業界尚無研究「住宅居住方式」的風氣。公寓住宅的設計也不重視「生活需求」。"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