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Spring 成功大學建築系大學部四年級建築設計課題本
出題 : 趙奕翔
圓圈計畫之三 : 台北住宅
有一天,台北決心維持一種高度。
有多高 ? 五樓那麼高。
妳/你將維持這樣的高度,在兩座住宅建築之間思考、答辯何謂理想的、屬於台北的,「台北住宅」。
基地的左邊,是這座城市中一傳統老公寓,象徵著一個時代對城市生活的細膩想像:樸實的洗石子、樓梯間清晰肯定的垂直條窗、面對著城市街道的小巧陽台。基地的右邊,是近代華人建築師⺩大閎先生於1964 年設計新建的「虹廬」,靜靜地宣示著另一種對城市生活的哲思:沈靜的清水白磚、面向街道又朝向內部的一方天井、面對城市的封閉高牆。
在 21 世紀的台北,生活型態的改變將會如何推演著台北住宅建築型態的演進?請妳/你探索城市生活,發現新的精神,在這兩座住宅建築之間豐富台北的生活層次,設計一座述說著「物質與精神生活平衡」真義的住宅。
基地位置 : 濟南路三段16號。
基地面積 : 寬 9.5m x 深 17m = 161.5 平方公尺。
基地條件 : 面對濟南路退縮 1.5m。面對後方防火巷退縮 2.5m。面對兩側鄰房各退縮 1m。
機能需求 : 五戶(或以上)住宅單元。
進行要點:
A. 住宅的描述 : 虹廬 BY 王大閎 / ED. PFEIFFERSTR APARTMENT STUTTGART BY 李承寬 / 吳增榮自宅室內設計 BY 吳增榮
B. 基地的描述 : 城市 / 場所 / 歷史。
C. 生活的描述 : 微觀 / 細節 / 故事 / 運動。
D. 構造的描述 : 詩 / 象徵 / 結構 。
評圖時程:
期中評圖 2015 / 04 / 18 評圖老師 : 視系上規定期中評圖分組決定。
組內評圖 2015 / 05 / 26 評圖老師 : 張永和建築師+吳光庭教授+邀請客評(未定,視學習成果調整)
期末評圖 2015 / 06 / 13 評圖老師 : 視系上規定期末評圖分組決定。
參考資料:
1. 蕭梅,《王大閎作品集》(台北:國立台北技術學院建築系,1995)。
2. 李承寬,《建築的演進》(台北:田園城市,1996)。
3. 吳增榮,《吳增榮 1971-1986 》(台北:吳增榮,1996)。
3. 張永和,《建築名詞:張永和的作文本》(台北:田園城市,2006)。
4. 徐明松,《王大閎:永恆的建築詩人A Guide to Wang Da Hong’s Architecture》(台北:木馬文化, 2013)。
5. 王俊雄、徐明松,《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Rustic & Poetic——An Emerging Generation of Architecture in Postwar Taiwan》(台北:木馬文化,2008)。
PROFILE
I am an architect based in Taipei, Taiwan. I do architecture and art works.
labels
- academic (88)
- architecture (40)
- art (27)
- article (5)
- artist (21)
- casual (4)
- design (6)
- film (18)
- poetry (4)
- professional (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