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度的建築實踐 (原刊登於「台灣建築」雜誌 186 期,2011/3月)
前言
本文完成日前,恰巧是由東海大學建築系、清水建築工坊以及築生文化協會主辦的 【實構築ing】展覽暨系列活動接近尾聲之時。【實構築ing】在展覽的宣言中鼓勵 建築經由實質的建造來促進設計的思考,進而期望構築能夠超越構築本身的意義; 這樣的觀念既是本質的,也是前進的;而從【實構築ing】的展演內容到本期刊出 的建築及藝術裝置作品中,能約略看見以下兩點共通性:一是作品在相對較小尺度 下創作,二是作品在材料美學上的嘗試。本文試圖站在實構築展覽的基本觀念之上 做接力思考,探討如何以設計課題為視角閱讀小尺度建築的實踐。
理念
在國外求學時看見有理念的建築師教授在面對任何一次不管預算或尺度大小的實踐 機會時所投注的熱情,他們為了建築理念所投入的氣力令人感到震撼。例如目前於 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的 Meejin Yoon 教授其事務所 HYArchitecture 曾受邀 參與二零零六年紐約 PS1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 MoMA 的夏季中庭 臨時裝置提案 PS1:LOOP(圖1),提案中探索了數位構築技術與聚丙烯半透明材 料的空間形式課題;從桌上五公分的草模到一比一的實作測試(圖2),建築師對理 念的堅持反映在豐富的設計過程上。即使最後因預算過高而未能落實,建築師的設 計理念並不因此停滯,而是將設計課題繼續發展成傢俱設計的實驗(圖3)。或是看 到麻省理工前建築系系主任張永和建築師在 the V&A’s John Madejski Garden 所設計的Poly & Chai (圖4),即使是一個臨時的裝置作品,但作品本身探索如何 以低成本的回收塑膠磚來創造兼具永續觀念與空間美學可能性的構造物,呈現清晰 的設計課題。上述兩件作品都是尺度小、並且是臨時性質的,而有理念的建築師能 在其中嘗試探索在一般正式的建築實踐中或許較難以輕易落實的先進理念,以便這 些理念能在將來獲得更進一步發展。
圖1
圖2
圖3
圖4
上述兩個例子的啟發在於如何掌握任何一次實踐的機會,在客觀條件的限制下將理 念發展成為具體的實踐策略。因此在閱讀建築作品時應首先不被其尺度或外在形式 所干擾;閱讀專業建築設計時,更值得被關注的是作品是否包含著清晰的設計理 念。
課題、觀念:閱讀的起點
一個作品的理念又可細分為具體的設計課題與設計上更本質面的觀念。而建築師與 其他專業技術工程師關鍵之不同便在於建築師有操作設計課題與觀念的能力。筆者 大學時代在季鐵男老師的文章(註一)中接觸到「觀念建築」的概念,說明以觀念做 為一種建築的課題,指出建築設計『就實務層面而言,也應有抽象的思考原則來指 導實際的工作』。文章以建築專業中常見的競圖做為觀念建築應用的具體實例: 『建築競圖之評選應避免粗B提昇建築設計水準』。由此推之,當【實構築ing】以構造角度閱讀 建築作品時,是否更需要思考設計者的觀念或設計課題為何,才能更完整地去討論 作品的構築學。
構造的課題通常為新材料的探索與建造技術的進步,但若沒有所謂新穎的材料使用 或複雜的建造技術,是否就能輕易判定此作品在構造上的努力是不深刻的?筆者認 為答案是否定的。構造課題中迷人的不只是各種建造技術身,還有建築師針對特定 文化涵構提出設計理念,和因此應用的特定技術。例如清水混凝土的建造技術─即 使技術本身的價值是固定的,但當路思義教堂的四片溫柔的曲面混凝土(圖5)不管 是與祈禱雙手或中國的屋簷形狀有所參照,或是呼應四周的草地,堪諾依雙曲面薄 殼結構技術便被賦予了具有針對性的構築美學意義。因此,談論構造時我們不宜就 材料論材料,而應該更去考量施工的涵構與思考的脈絡。以台灣實質構造技術尚未 到達較高品質的普遍現況來看,設計者大多容易掉入以視覺美學出發的構造模仿, 而非構造設計本身的思考方式學習;而因應現況,帶有觀念與課題的構築思考或許 更需要被鼓勵。
圖5
小尺度建築實踐
設計若有了針對性的具體課題與清晰的觀念,是否物理上小尺度的建築實踐能成為 探索針對性建築課題的理想工具?小尺度建築實踐中的建築課題從表面看來也許是 量少格局小的,但小尺度的建築實踐反而能以更積極的角度面對現實中各種客觀的 限制,也能將客觀限制當作是課題限定的優點。於是消極的限制被轉化成了積極的 課題,而建築設計的觀念與課題也就更有機會被掌握地更好。實踐上述觀念需要建 築師付出極大的心力,也許實踐後的答案在不同程度上會呈現不盡完美的結果,但 實踐如是觀念的姿態是令人振奮的。這次在【實構築ing】展覽中展出、由葉熾仁 建築師設計的「費夫人別館」,其在構造材料上的嘗試是實踐此觀念一個很好的例 子,而本文則希望能嘗試經由以下粗淺的閱讀來捕捉設計者所思考的課題、所描繪 的觀念。
普通建築材料
二零零九年,筆者於台東拜訪葉熾仁建築師時,有機會認識了費夫人別館。為了較 完整閱讀費夫人別館的設計理念,需得先提及葉熾仁建築師更早期的另一設計案: 警衛亭(圖6)。「警衛亭」為葉熾仁建築師自宅,面積比費夫人別館小許多,而值 得一提的是其外牆的水泥板材料。水泥板因其無須油漆等粉飾工程的便利性,以及 廉價的同時還能兼具一定美觀的產品特性,在預算較低的工程中是常見的選擇;這 樣的選擇雖然合理,但水泥板做為一種材料也因此被限制了用法,而失去在設計中 被重新思考的機會。然而在警衛亭一案中,水泥板被當作外牆材料並不是一個被動 消極的設計選擇,而是具有積極有活力的設計觀念─不同於黃聲遠建築師的建築直 覺自由地以普通材料表現台灣施工涵構,也不同於謝英俊建築師將工業化低成本構造做為一種達成具社會性住宅任務的理想工具─警衛亭的設計直接面對私領域中的 建築自身,有系統且理性地掌握了以下三個因子:水泥板單元、尺寸比例與幾何形 式。水泥版本身的色澤與質感被有意識地當作優先面對的設計元素,尺寸比例與幾 何形式則呼應此模矩化產品的規格;正視材料與構造的本質,建築師在預算與面積 的限制下首次實驗了普通建築材料的構築美學可能性。
圖6
承接警衛亭設計中水泥板外牆設計背後的觀念,普通建築材料美學的可能性在費夫 人別館(圖7)得到更全面的發揮。以下簡述兩點筆者在費夫人別館中閱讀到呼應這 個設計課題的背後觀念。
觀念一:普通材料的新價值。不同於水泥板外牆,費夫人別館使用氧化鎂板做為外 牆構築課題;氧化鎂板是比水泥板更經濟的裝修建材,並且因其材料耐候特性而有 運用上的限制,但建築師大膽地將此一般大眾認為低廉的普通材料做為外牆設計的 主角。既是外牆又是入口的推拉門被規格品收邊料整合在五公分左右的厚度中(圖 8);此處雖看不見訂做的昂貴細部,但既有的材料系統被有秩序且有創意地組合在 一起。除了外牆,可行走的屋m的工業用鐵板凹摺而成(圖9),扶手則由正方形斷面鐵管所構 成;雨庇的材料使用在台灣違章建築或廉價廠房倉庫建築中最常見的鐵皮浪板,以 無處理的原色與簡單的線條構成輕巧的水平出挑屋頂(圖10)。建築師俐落優雅地以 台灣最普通的建築材料融入設計,讓材料有了新的面貌。
圖7
圖8
圖10
觀念二:構造工法的角色轉換。費夫人別館主要的石牆設計來自當地路邊邊坡常見 的擋土石牆,這個設計不只運用了其中的結構技術,同時也是一種與當地施工涵構 呼應的地景式構築。將原本使用於當地地景的工程技術挪用為建築結構系統的設 計,建築師在尊重當地材料與工法的同時也創意地轉換了工法的角色,使得新建的 建築構造物與當地的既有的環境產生了連結。這樣的構築選擇不僅是關於建造技術 的,也是關於人文環境的。
小結
葉熾仁建築師的實踐尺寸雖小,但能閱讀到其中清楚限定的設計課題與設計觀念的 嘗試。經由本文提及的警衛亭與費夫人別館的實質設計成果,配合歸納作品的思考 脈絡,我們或許能假設作品中嘗試探討的構築課題為「台灣普通建築材料(註二)的 構築美學可能性」。葉熾仁建築師的小型建築實踐各有其專注的建築構造課題,這 些課題分開閱讀時呈現出一種直接、簡單,甚至可說是普通、平常的氣息,而相較 於某些思考邏輯與脈絡不甚清晰的設計宣言,這些氣息反映的是建築師面對設計、 面對建造邏輯與材料美學的真誠,提醒在推進建築設計課題時踏實的態度。同時, 在課題的實踐中也呈現了更宏觀的觀念,也就是針對普通材料的不普通思考。
一直以來,多數人認為小尺度設計的限制較低,所以設計結果也能較有趣,年輕或 尚無經驗的建築師或設計者也常以小尺度實踐表現有趣的設計,小尺度實踐在某種 程度上成為逃避更困難建築課題的寄託。然而放眼古今中外,傑出建築作品的標準 並不在於設計元素的多寡,也不在於尺寸的大小或存在的時間長短,而是在其建築 設計課題是否存在與清晰、是否能提出有創意的問題與實踐。所以,若個人在進行 設計時能積極地將限制條件轉化為限定性的設計課題,專注探索及找尋建築設計中 的課題及背後的觀念,或許更有機會在設計上能有更活潑的突破。
就像張永和教授曾打趣地向筆者說:『當大家都想做不無趣的設計時,這樣的想法 就特別無趣;若敢真的無趣,那倒挺有意思!』
註一:
p.91,「觀念建築」,《超預言》,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註二:
筆者暫且假設台灣普通建築材料為一般民用建築中被大量使用且較廉價的規 格化建築材料。
圖片來源:
圖1至圖3:www.hyarchitecture.com
圖4:www.fcjz.com
圖5至圖10:趙奕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